返回

人在高三,皇帝养成系统来了!

首页

第116章 同样的招式,对圣斗士是无效的

勾起一抹自信的弧度:

“同学们,这道函数题,常规解法是用换元。但我发现……”

他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唰唰几笔,画出简洁的坐标系:

“用数形结合,把图像画出来,答案直接就跳出来了。”

见陈舟真的一板一眼讲了起来,原本交头接耳的同学渐渐安静下来。

仗着扎实的数学功底,陈舟看这些题如同看1+1,讲得条理分明,深入浅出,中间还不时穿插点小幽默:

“这个变量x啊,就像咱们李斌同学,平时看着挺老实,一到放假就‘变’了,到处‘浪’!”

一个接地气的段子,惹得全班哄堂大笑。

李斌在下面投来幽怨的目光。

讲到兴起处,陈舟脑中闪过几个更精妙的高阶解法。

但瞥了一眼台下——

这可是个数学平均分勉强60的文科班啊!

他立刻打消了炫技的念头,老老实实回归基础,甚至不厌其烦地补充起初中知识点,比如韦达定理是怎么来的。

毕竟,有些人虽然坐在高三教室,数学基础可能还停在初三。

要不是偏科,谁愿意待在普通班呢?

这种完全“俯身”照顾中下游水平的讲法,效果出乎意料的好:

“卧槽!我居然听懂了?”

“怎么回事?陈舟讲的比邵老师还清楚!”

“就是!邵喜讲的我云里雾里,他讲的我居然能跟上思路!”

“……”

听到这些议论,陈舟微微一笑,并不意外。

邵喜作为骨干教师,同时带着特优班和普通班,哪有精力搞分层教学?

他惯常把特优班的快节奏、高密度直接搬到普通班,效果自然打折。

而陈舟主动“降维”,把知识揉碎了塞进大家脑子里,效果自然立竿见影。

不知不觉,下课铃响了。

邵喜匆匆赶回,看着黑板上清晰工整的板书和同学们意犹未尽、甚至带着点兴奋的表情,愣住了:

“讲…讲完了?”

前排几个同学立刻抢答:

“邵老师!陈舟讲得可清楚了!”

“还会讲段子!一点都不困!”

“我从来没这么明白过函数题!”

“……”

邵喜推了推眼镜,上下打量着陈舟,眼神里满是惊讶和赞赏:

“行啊小子!深藏不露啊!”

陈舟挠挠头,努力想压下嘴角的笑意,却怎么也藏不住那份小小的得意:

“班门弄斧了,邵老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