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3章
个烫手的山芋直接交给省委,让他们自行选派合适的人选。这两种选择各有利弊,但林皓月的心中早已有了明确的倾向。
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第一条路。在他看来,江秀秀离职的善后工作一旦完成,他就必须立即启动新任部长的提名程序。这个决定背后,是他深思熟虑的政治考量——如果走了一个江秀秀,又来一个和他政见相左、难以驾驭的继任者,那他之前为掌控宣传部所做的一切努力岂不是都付诸东流?
他绝不能允许这种情况发生。在林皓月的心中,已经勾勒出了一幅清晰的权力版图,而宣传部部长这个至关重要的位置上,一切行动都必须严格依照他精心制定的规划来填补空缺。就如同精密仪器中的齿轮,每一个环节都要严丝合缝,容不得半点差错。
市纪委强势介入此次调查,与此同时,部里的徐文杰和张涛两位副部长也紧密配合。在对举报信中所涉及的诸多内容展开调查时,整个过程出奇地顺利。调查人员仿佛拥有神奇的钥匙,轻而易举地就从各个方面获取了大量举报材料上提及的关键资料。
江秀秀在担任宣传部长这一要职期间,与多家私人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她巧妙地利用宣传部的官方渠道,为这些企业提供虚假的宣传背书。这种行为就像是在纯净的水源中注入了毒药,不仅损害了宣传部的声誉,更让公众对宣传内容的真实性产生了怀疑。而她自己,也从这种不正当的合作中获取了相当丰厚的利益。
表面上看,这件事情或许并不十分严重,但实际上,它就像一颗隐藏在文昌机体内部的毒瘤,严重影响了文昌的公信力。更为恶劣的是,江秀秀还利用职务之便,进行虚假报销发票等操作,挪用的公款高达10多万元。此外,她为一些私企进行虚假宣传,从中牟取了巨额的利润,这种行为简直是对公共利益的公然践踏。
尽管市纪委的调查工作进行得非常隐蔽,没有惊动江秀秀这个当事人,但她还是敏锐地察觉到了整个宣传部气氛的变化。这种变化就像是一股无形的寒流,悄然笼罩着宣传部的每一个角落。她本能地把这一切更多地归结于海沙的倒台,认为这是海沙事件带来的连锁反应。然而,她却丝毫没有意识到,市纪委已经对宣传部的多名人员进行调查询问,一场风暴正悄然向她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