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七零之八个扶弟魔的弟弟重生了

首页

第428章 竟然还有这么多钱

时小慧又哭又笑,“齐同志,我们家那边是深山,没想到还有知青被分配过去。

所有进入大山的人,就像是被整个世界遗忘、时间停止一般,日子按部就班地过,没有一点盼头。

哪个去的知青不是先撕心裂肺地大哭一场,接受现实调整好心态,寻到发光发热的方式。

我还记得呢,老师们接到齐同志委托沪市出版社邮寄的学习资料和各种书籍,大家可开心了!

我们学生们也高兴,最期待的就是老师们上完课,跟我们讲一段《钢铁是怎样练成的》,又或者他们带着我们一起实践《十万个为什么》……

原本我们对大山外的世界概念模糊,根本不知道怎么想象,可是这些书籍,像是在我们面前撕裂了口子……

我们那考上大学的有二十多位,被冒名顶替的占了一半,如今我们都有大学上。

学弟学妹和乡亲们都说,让我们遇见了齐跃进同志,一定要好好磕头谢谢!”

齐跃进笑着说:“不仅是我,每个知青点都收到了书籍,这是很多同志一起努力的结果。

只不过他们高尚,将名声推给了我。总之呢,你们好好学习,做一个对国家和百姓有用的人,就是最好的回报了。”

“那齐同志,我不给你磕头,鞠躬好不好?”时小慧眼巴巴地看向他,“不然我真不知道怎么表达感谢了!”

齐跃进后退一步,看着小姑娘郑重又虔诚地对着自己足足深鞠躬了九次。

“好了,我的任务完成了。你跟同学们好好上课,”齐跃进笑着说,“对了,我们华清月刊刚成立。你是个有故事的同学,不妨有时间加入我们,拿起笔写出有力量的文字,也给自己赚点生活费。”

时小慧忍不住又鞠了一躬,“嗯嗯,齐同志我肯定去的!”

离开教室,齐跃进琢磨着,华夏真正做到脱贫,大家的生活肉眼可见地变好,不再在温饱中挣扎,是在二十多年后了。

大山里的孩子们起点太低了,教育和眼界跟不上。送什么都不如送知识影响深远。

冒名顶替的事情一了,第一期华清月刊才筹办出来,一本有八十页的彩印,上面内容很丰富品质高。开篇是华清文学院的教授写的导读散文,句句都能单列出来当青年的座右铭了。

故事、散文、诗歌、科普、微小说、连载长篇、推理、专访、时事等等都囊括了,每一篇都在展现着华夏文字的魅力,不同的题材同样的吸睛,文学匠心的殿堂!

初稿递交上去后,陈校长他们拿来品读都连连点头称赞,直接拍板通过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