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这不合适吧?
齐跃进提起建造希望小学,便提前两个月在月刊中提到了这件事,让读者们以我的家乡与教育为题,写一篇征文。华清月刊对此进行筛选,最好的一篇则发布在京都日报特别版上。
这加的特别版,是华清月刊自己出钱,蹭的京都日报的读者,价钱不变,每周一刊,相当于一波广告了。
事关教育,不仅读者们都踊跃写投票信参与,就连教局都被惊动了,各个地方都打电话确认信息以及推荐下面的乡镇。
可以说希望小学的建造将会万众瞩目。齐跃进也向大家伙承诺,在京都日报每周进行跟踪报道。
任务繁重且艰巨,齐跃进决定跟整个京都几个重点高校的同学会联动,选择责任心强、逻辑思维和处事能力都出色的学生,带着建筑系一到三级的学生们,前往那十个地方进行实地考察,选址建校!
其中就有不少大院的青年,他们比普通学生更具有优势。
为此他们期末考完,立马召开了为期一个星期的会议,将细节商定好,包括选址的条件、建校的手续、每个人的责任和成本控制等等。
等所有方面敲定好后,每个人都记了厚厚一本的内容。
齐跃进看着跃跃欲试、想要干出一番大事的学生们,严肃地说道:
“同学们,华清月刊看似眼下收益多,可等全国几百所甚至几千所希望小学盖起来,都不一定够用。
为了能够实现良性循环,我们要将所有会出现问题的地方,从一开始就框定住!
学校算是各种关系比较简单的,咱们从建校成本、教职工待遇、后期维修和设施更换,和招生情况,都要坚守初心,不能让如此公益性的事情,成为某些人谋利的手段……”
大家都认真地听着,不住地点头赞同。
“当然了,作为为此奔波的我们,是牺牲了谋生计的时间和精力,所以,咱们每一位是领工资的!
车费和食宿报销,还有一定的人情礼往费用,其他大的花销需要申请。
工资就按照我们负责的工作发放,从三十到一百不等!”
听到这里众人都忍不住挺直腰杆,眼睛那叫一个亮啊。
本来他们是当志愿者的,又不需要他们掏钱,只是帮着落实公益性的项目,这是留名镀金锻炼自己的活,也是他们报效祖国的途径之一。
“这,不合适吧?”他们的理智和需要在拉扯。
“怎么不合适了?”齐跃进笑笑,“其实不瞒大家说,我们创办报刊的初衷,不过是为了增加一些学校的助学岗位。
可我们对报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