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三章 濮阳之战 3
驮马。而且,掷弹筒、步兵炮都不敢炮击了,生怕炸毁了炮车、胶**车,没运输工具了,更怕引起日军的弹药、汽油桶殉爆。
火力最强大的一团,瞬间变成了整个伏击阵地上火力最弱的一部分了。就这,公路上的日军驮马骤然受惊,拉着炮车、胶**车狂奔开了,一下就把场景弄的非常混乱。
二团、三团阵地上就不同了,轻重机枪、步兵炮、掷弹筒全都发言了,弹如雨下,血肉横飞。
三团长王猛人如其名,打仗猛、狠,生怕走在辎重队后面的日军步兵大队走的快了,进入一团的火力网中,没他三团什么事儿了!还好,由于日军行军队列之间间隔比较长,走在辎重队后面的鬼子步兵大队正好在三团伏击阵地的面前。
这下完了,部队一打响,王猛就把团部的通讯员、干部们全都派了出去,传达的命令都是打、狠狠地打,轻重机枪不准停,步兵炮、掷弹筒不准停,瞄着小鬼子狠狠地打!
团长是这种作风,三团各营、连都是嗷嗷叫,机枪打得象泼水一样,毫不吝啬子弹,追求的就是火力凶猛、绵密,不给小鬼子丝毫喘息之机!
骤然遇袭的日军,和他们的前卫中队一样,在第一轮火力打击下侥幸没死的,第一时间就卧倒、散开,出枪反击。
日军独立步兵第11大队大队长骑在战马上,目标大,在八路军猛然开火时,就被击毙了,血珠子顺着战马身上往下滴落。
殿后的日军独立步兵第十二大队大队长的下场同样如此,骑在大洋马上,目标那么大,纯粹是给八路军的子弹找靶子呢!
大队长被击毙,不影响侥幸活着的日军士兵们开枪反击。但是,这里不是胡村的警卫营的阵地,而是主战场,汽车灯光那么刺眼,小鬼子们眼睛都很难睁开,射击也就谈不上什么精准度了。
让残存的鬼子魂飞魄散的是,随着轰轰隆隆的马达声,由装甲营和150辆汽车组成的钢铁洪流涌了过来,车灯闪烁,坦克、装甲车上的车载机枪和架在汽车上的机枪咯咯怪叫,子弹密集得形成了一道弹幕,铺天盖地地朝小鬼子漫去。
一个小鬼子朝着坦克连开三枪,子弹全都叮叮当当被装甲弹落地上。这小鬼子武士道精神爆发,竟然直起身子,掏出一枚手雷,在枪托上轻轻一磕,一扬手,就要朝坦克扔去,哒哒哒,一串机枪子弹过来,那鬼子的手臂直接被打断,手雷落了下来,片刻后轰然炸响,把那鬼子炸了个残肢碎体。
坦克、装甲车、汽车驶上公路时,公路上到处都是被子弹打成了马蜂窝的日军尸体,再无一个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