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1章 答卷
武福辉是张安平带出来的学生——他的学生多的很,最受重用的是第一批跟着他从南京跑上海的,这些人目前也是站的最高的一批。
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他的学生能力比不过他们,只不过是因为他们在恰当的时间跟上了张安平罢了。
而武福辉,在张安平的视角中,就不弱于林楠笙他们。
只不过他没有林楠笙他们的运气好罢了。
所以,在武福辉受刑到喊着“我招”的时候,张安平反而不怎么担心了。
因此,他唤住了王天风。
但在王天风的视角中,这是张安平失望的表现——学生通共,作为一个护犊子的老师、作为一个保密局的巨头,确实该失望。
刑讯室内。
负责刑讯的特务在听到武福辉招供后大喜,遂从最简单的问题开始了询问:
“说吧,你是什么时候加入的共产党?”
“民国……嗯、嗯、民国三十、三十、三十二年。”
“为什么加入共产党?”
“我、我是受了蛊惑,不,我是被他们收买的。”
询问在继续,但负责刑讯的特务神色却由最开始的强忍喜意变成了凝重。
刑讯,不止是动刑那么简单,还要确认逼问出的信息是否真实可靠——根据武福辉前言不搭后语的回答,负责审讯的特务很容易识别出这是被打急眼后的“招供”。
在武福辉又回答一个问题的时候,他突然爆喝:
“你撒谎——”
随着一声砰响,特务下令:“继续用刑!”
武福辉哀嚎着求饶:“饶、饶了我吧,你要什么你说我答还不行吗?实在不行,看在党国的份上给我一个痛快求你了……”
但求饶在刑讯特务这里根本就没任何作用,遇到心理变态的那种,越是求饶,对方反而越下狠手。
刑讯室外。
习惯于古井不波的王天风脸上出现了黑色。
本以为是问出了东西,原来是被打的胡说八道了!
他倒是没有怀疑——人在被刑讯的情况下,哪怕是受过针对性的训练,痛苦之下也会暴露最深层次、平时遮掩起来的软弱。
武福辉前言不搭后语的回答,对身份的招供,明显就是被打的受不了以后最直观的反应。
这意味着他王天风搞错了。
当然还有另一个可能:
对方的心理素质极其的坚韧、坚强,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还保持着理智,并刻意的营造出这种捱不过的假象。
但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都意味着短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