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李世民假死?那朕就威服四海了!

首页

第880章 神龙元年

久视元年的洛阳城,秋风正卷着洛水的潮气,漫过皇城的朱红宫墙。

当内侍省的小黄门捧着明黄圣旨,在紫宸殿的丹陛上尖声念出“立庐陵王李显为皇太子”时,殿下百官的呼吸几乎同时滞涩了一瞬。

吏部尚书的朝笏在掌心沁出薄汗,他眼角的余光瞥见身旁的礼部侍郎悄悄调整了一下幞头——那顶乌纱下的额头,分明泛着一层细密的汗珠。

没人敢抬头看御座上的女人,可每个人都在心里翻涌着同一个念头。

这道圣旨,像一把钥匙,捅开了尘封多年的暗锁。

当年徐敬业在扬州起兵时喊的“还我庐陵王”,如今竟从这位女皇帝口中亲授了名分。

散朝时,相王李旦的车驾刚出端门,就被同路的崔侍郎拽住了马缰。

“殿下,”崔侍郎的声音压得比马蹄声还低,“您看那御座上的灯火,今夜怕是要少燃半盏了。”

李旦扯了扯嘴角,露出个比哭还难看的笑——他比谁都清楚,母亲立兄长为太子,不是心慈手软,而是狄仁杰临终前那句“姑侄之亲,焉能比母子”的余威,仍在这朝堂上盘旋。

东宫的修缮比预想中更快。

李显搬进少阳院的那夜,特意让人摆了三盏长明灯,一盏祭天,一盏祭地,最后一盏对着长安的方向。

他抚摸着案上那方“皇太子宝”印,指腹蹭过印钮上盘绕的龙纹,忽然想起二十年前被废时,母亲也是这样坐在御座上,冷冷看着他被内侍拖出洛阳城。

那时他以为自己会死在房州的茅屋里,没想到兜兜转转,竟又回到了这权力的中心。

可安稳日子没过多久,宫里就传出消息:陛下依狄阁老遗愿,让秋官侍郎张柬之接任了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消息传到张府时,这位年近七旬的老臣正在书房临摹《兰亭序》,笔锋在“死生亦大矣”处顿了顿,墨滴在宣纸上晕开个小小的黑点。

他放下笔,望着窗外那株半枯的梧桐,忽然对儿子笑道:“狄公在天有灵,这天下的担子,终究要有人挑起来。”

彼时的大唐,正悄悄换着人间。

早年武则天派王孝杰镇守中东之地,又命娄师德经营君士坦丁堡边境,府库的铜钱像流水似的往边关淌。

如今边患渐平,陛下停了中东的屯田扩建,又把君士坦丁堡的驻军裁撤了三成,那些本该铸造成军器的铜料,转而流入了各州的铸钱监。

江南的丝绸商们发现,今年的税银里,竟有三成是新铸的“大足元宝”,成色足得能映出人影。

洛阳的西市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