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抗日:从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开始

首页

第435章 三十五个支队

常配合徐副师长和陈旅长在鲁西的工作。

整个聊城现在的情况等于是披着国民党第六区的皮。

逐步朝着我八路军根据地转变。

“范县长太客气了!还专门出城迎接。”

相比较江向阳的直接,吴政委显得更加儒雅。

打完鬼子第27师团,他回华北路上见过范县长。

眼看到城门迎接的范县长,连忙伸出双手,给范先生握手。

江向阳像一个卫兵一般,老实的站在吴政委身后。

很让人意外的是,范筑先第一句话就是让吴政委帮忙引荐。

“吴政委,您和江支队长能到聊城,聊城的抗战局面,定然能上一个新的台阶..这次,我听说十殿阎罗的主将,江支队长也来了,想劳烦吴政委帮忙引荐!”

吴政委一边客气的说着聊城抗战要依仗范先生,一边看向江向阳。

江向阳笑着开口。

“范县长,十殿阎罗能取得对日作战的战绩,是根据地百姓拥护我们党的领导,服从党组织命令,将士们和百姓齐心协力共同为抗战付出..能训练指挥这样的部队,是我的荣幸,侥幸取得几场胜利,华北的老百姓给予了太多赞誉,让我诚惶诚恐。”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鲁西不是渤海支队的根据地。

前世对于范筑先先生的事迹,江向阳是有所耳闻的。

对他的人品,是非常敬重的。

保持距离,也不想自己太随意的作风,影响到跟兄弟部队的感情。

八路军不佩戴军衔,范筑先从胡泰俨口中,知道了江向阳好多事迹,尤其是抗战之前的工业内迁,华北锄奸,组织三级游击队挖掘地道,武装备战。

一直以为,是一个跟吴政委年龄相仿,充满睿智的八路军将领。

谁知道,看起来,竟然像吴政委警卫员一般年轻。

“英雄出少年,江支队长的年龄,太让我惊讶了..”

“范先生,向阳年轻,说话直,敌情严峻,鬼子极可能数万大军抵达聊城,万一有得罪的地方,多多海涵!”

指挥打仗的江向阳,跟和吴政委,韩团长他们吹牛时候,判若两人。

不管是红军时期,还是八路军时期。

一支军队,决策权力最高的,都是党委会,而不是某个指挥员个人。

但是渤海支队,党委会形同虚设。

政委虽然是陈三右,但是党委书记,是江向阳,党委会召开的时候,更多是部署局地工作,而不是决策。

江向阳知道自己容易得罪人的毛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