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文豪1978

首页

第546章 真正的英雄主义

,萨缪尔·纽豪斯在接手《纽约客》后拿下了原主编威廉·肖恩,直接引发了《纽约客》作者群的抗议。

但文化人造反通常是不会有什么好结果的,《纽约客》作者群的抗议被纽豪斯轻而易举的化解,没有带来任何改变。

《纽约客》对林朝阳的采访是以问答的形式刊出的,标题叫《用文字书写时代》。

文章的导言是这样写的:

1991年5月9日,平常的工作日,俄克拉荷马大学的图书馆比平时早开了半个小时。

一大早,便有不少学生聚在图书馆门前,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学校文学社团的学生,也有一些外来的文学爱好者。

他们看起来很兴奋,热情洋溢,在图书馆开馆之后他们走进了图书馆,由展示海报和图书所组成的道路一直通往社区活动室,让气氛变得庄重而肃穆。

今天在这里有一场特殊的活动——

纽斯塔特国际文学奖颁奖仪式。

这个已经拥有二十多年历史的文学奖项自诞生之日起,就将诺贝尔文学奖视作自己挑战的目标。

值得欣喜的是,在多年的评奖过程中,它的获奖者和提名者中确实有许多人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肯定,这在某种程度上也说明了纽斯塔特国际文学奖的成功。

今天的纽斯塔特国际文学奖将迎来它的第十一位获奖者,一位中国作家——林朝阳。

他很年轻,看起来比大学生们更加精力充沛。

在颁奖后,他被热心读者们团团围住。如此受欢迎的场景令人很意外,这可是一位来自万里之外的中国作家。

他谦和的回应着读者们的需求,“这是我和他们的第一次见面,也有可能是最后一次”,林朝阳如此说。

事实上确实如此,来参加纽斯塔特国际文学奖颁奖仪式,是他第一次踏足美国。

不管是对于这些读者,还是对他而言,这样的见面都是珍贵的。

他说:“要珍惜每一次见面。”

导言结束后是采访的正文,林朝阳没有看下去,那些问题和回答他现在还记得,实在没有看的必要。

“这篇稿子最后对你的评价可不低!”芦安·瓦尔特翻着杂志说。

然后他问林朝阳,“今天打算去哪儿转转?或者我带你去一些有意思的地方采采风?”

兰登书屋为林朝阳筹办的活动在两天之后,这两天都是自由时间。

“去趟图书馆吧。”林朝阳说。

听到这话,芦安·瓦尔特知道林朝阳必定是要为新书做准备了,他兴致勃勃的拉着林朝阳上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