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东京1986

首页

第419章 媒体的见缝插针

说完,竹下雅人脸上露出歉意的笑容。

“那个,不好意思了各位。我们以后有时间再说,我今天还有很多事要忙。”

简单提醒一下大家,已经是他的最大极限。

如果再细致的说下去,万一出现挤兑情况怎么办?

日本的经济,现在经不起太大的波澜。他也不想成为日本金融衰败的替罪羊。

虽然竹下雅人只是浅浅的说了几句,但记者们依旧如获至宝。

大家纷纷通过各种手段打听金融行业的内幕,然后将相关数据都按在青年头上增加权威性。

同时,新闻标题也一个比一个夸张。

总之,日本金融业药丸,必须推动强力改革。

有跟着竹下雅人批评的,自然也有支持者。

当天,就有众多的报纸在金融公司银弹支持下,夸耀自家公司的进步。

比如长信银行,就买了读买等新闻报纸的几个版面,大肆炫耀自家在国外的成功。

同样坐不住的还有四大证券之一的山一证券,也买了大量版面推销自家。

总之,金融业确实出现问题。

但有问题的是中小公司,大公司还是很安全的。

如果不想资产打水漂,那么就将资金全部放到大公司。

只能说,日本大公司在投机取巧方面思维还是很灵活的。借助青年的批判,直接将坏事变好事。

毕竟在日本人印象中,日本确实还没有大公司破产,破产的都是中小企业。

只能说,九十年代中日两国工人心中思维模式非常像。

一个是,国有企业怎么能大规模破产倒闭呢?

一个是,大手企业根本不会破产。

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两种思想最终都走向破灭。

无论是什么企业,经营不善都会走向破产。

除非你在国家经济中有着无可取代的地位。

比如中国的国有四大行,面临破产危机的时候被国家兜底。

再比如日本的顶级银行,被日本政府大规模注资拯救。

不过在这个过程中,顶级公司也要避免成为政府警告猴子的鸡。

比如后世的雷曼公司,就被美国政府当做警告华尔街的鸡给杀掉了。

竹下雅人的警告,长信等大银行的宣传,很快就对日本民众产生影响。

“老公,要不我们将钱存在大银行吧?”

“早告诉你别贪利息了,行,就存大银行吧。”

早在去年,兵库银行破产倒闭的那一天,丈夫就很担心自家存在银行里的资产。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