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暗体

首页

第801章 反物质武器

速前往了此人所在的高能物理及高分子材料研究所。

经过长达3小时的畅谈及现场观摩,威尔顿对反物质及正反物质接触所发生的湮灭现象有了深刻且直观的了解。

反物质顾名思义就是正常物质的反状态,正常物质一般由原子构成,原子则由带正电荷的质子和负电荷的电子构成,而反物质则恰恰相反,即其原子由带负电荷的质子和正电荷的电子构成。

通常把这种带负电荷的质子和正电荷的电子称之为反粒子,那由反粒子构成的物质就称之为反物质。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正反物质相遇就会发生湮灭现象,即发生猛烈的爆炸、产生巨大的能量。

倘若均为1克的正反物质发生湮灭,所释放的能量约为1.81016焦耳,相当于大约4.29万吨tnt炸药所释放的能量。

二战期间,人类第一颗应用到实战的原子弹,即投放到广岛的代号为“小男孩”的原子弹其当量仅为1.5万吨tnt。

也就是说,均为1克的正反物质发生湮灭,相当于2.86个投放到广岛的原子弹的爆炸总和。

如果将正反物质的数值均提高至100克,一旦发生湮灭所产生的能量足以炸毁一颗类似水星大小的天体。

恐怖至极。

值得一提的是,张柟是高分子材料专家梁瑞刚的得意门生,除了在高分子材料方面有所专长外,更在反物质研究方面造诣颇深。

他主管的原子研究中心曾在5年内利用大型强子对撞机制造出了10克反物质,目前,这些反物质均被约束在强磁场环境中。

当威尔顿问及反物质产能方面的问题时,张柟表示,反物质的制造目前只停留在试验室阶段,以人类目前的技术尚无法实现小规模量产。

反物质制造的第二个难题在于其储存,现阶段,人类还没有掌握强磁场环境下反物质的大规模储存问题。

谈话和参观结束后,引发了威尔顿更为深刻的思考:看来栗剑锋的提问很具有前瞻性,更具有战略性。

人类尚且能制造反物质并发现正反物质发生湮灭、产生巨大的能量,泰伯星人一定也能发现这一物理现象,以他们的科技水准,制造出武器级的反物质武器并非难事。

突然,威尔顿的脑海中也产生了与栗剑锋完全相同的疑问:泰伯星人为什么不发展足以毁天灭地的反物质武器?

他们究竟在顾及什么?忌惮什么?

怀揣着疑问,威尔顿在第二天又来到了张柟所在的高能物理及高分子材料研究所下辖的原子研究中心。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