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东京1986

首页

第399章 艰难的选择

并且更好卖。

如果问谁对华为访问星海通信一事最关注,那非中兴莫属。

因此任正非一回国,侯文贵就迫不及待的登门拜访。

“老任,那边是什么情况?”

前世华为和中兴,在1998年前基本没什么交集。

因为在交换机领域,两家公司在当下都是不起眼的新玩家。别说是和外资企业相比,就是大唐国际和巨龙集团都完全比不了。

所以两人现在的关系,因星海通信的同时投资反而不错。

这也是为什么,侯文贵可以在任正非刚回来就拜访的原因。

不过两家公司业务近似,早晚会形成竞争关系,所以任正非并没有正面回答。

“星海集团不愧是享誉世界的大公司,单单是子公司星海通信,都建设的像科幻电影一样。”

“真希望华为将来也可以发展到星海通信的水平。”

面对任正非的答非所问,侯文贵这位教师出身的公司负责人情绪没有任何变化。

他再次冷静的笑着说:“星海通信背靠星海集团,设备什么的肯定都是挑着好的来。”

“但我相信我们两家公司,将来也都会有的。”

“据我所知,星海集团在投资方面可是世界顶级。”

“别的不说,早先都要破产的诺基亚,在接受星海集团投资后很快就起死回生,现在已经是世界前三的手机生产商。”

为了增强说服力,星海集团长期将几个投资大成功的项目放在嘴边。

尤其是诺基亚,更是每次投资必说。

迷信也好,偏见也罢。

几乎每一位公司创始人,都希望自己的投资人资源丰富,项目成功率高。

因为如此一来,也就证明自己有更大机会成功。

投资失败多次的投资人,有前途的项目都会委婉拒绝。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除此之外,诺基亚的案例也可以展现出星海投资的特点。

走企鹅的投资路线,不干涉公司日常事务,不会威胁到管理者的权益。

也正是因为这两大特点,很多公司创始人才更愿意接受星海集团的投资。

然后说着说着,侯文贵老先生话锋一转。

“不过老任,我听说星海集团会给我们两家公司对等条件。不知道你们那边都谈了些什么?”

“没谈啥,就是融资多少钱和分几批打钱,每批打多少钱的事。”

任正非早就问过竹下雅人,是不是无论华为得到什么好处,中兴那边都无条件复制。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